【工美聯盟】大師百科——梅紅玲
大師簡介:
梅紅玲出生于青瓷世家,祖父梅福太是龍泉近代著名的青瓷專家和陶瓷實業家,父親梅云平曾任龍泉市國營瓷廠總廠廠長,從小在瓷土堆里長大的梅紅玲,對龍泉青瓷有一種不解的情結,長大后她毅然選擇了河北輕工業學校陶瓷美術專業,畢業后,梅紅玲一直從事青瓷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和制作。并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大膽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為了提高創作設計水平,她每年參加古陶瓷專業委員會組織的學術研討會,參加各類全國性會展與其他門類的陶瓷同行切磋技藝,創作的青瓷連連獲獎。
2001年,梅紅玲創作的《故鄉的云》榮獲了第三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展金獎。2002年國際民間手工藝品展覽會上,她創作的青瓷作品《春色》,受到專家和觀眾的交口稱贊,并被以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為主任的評委會授予金獎……
2008年,經歷一年多探索,梅紅玲成功燒制出青瓷“鳥巢”作品,在當年舉辦的浙江·麗水文化精品展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2009年9月,梅紅玲創作的青瓷作品《玉如意》同其他一批精挑細選、代表當前最高技藝和水平的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作品隨同《華嚴經》等被永久封存進華嚴塔地宮。并在2010年舉辦的第二屆中國浙江工藝精品博覽會上獲“天工藝苑杯”金獎。
在收獲榮譽的同時,梅紅玲收獲的更多的是精神財富,是對人生的感悟和對藝術事業的不停追求,梅紅玲與父親從2000年以來在堅守原龍泉瓷廠的原址上,不斷開拓創新,為建設自己的家鄉為鄉愁經濟付岀了不泄的努力,2013年原龍泉瓷廠遺址以舊修舊,被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授予“中國青瓷小鎮”,成為特色小鎮建設概念的典型,同時梅紅玲還在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即南宋官窯博物館邊建立工作室,寓意讓九百年前官哥不分的歷史再繼前緣……青瓷,“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青瓷之美,“絢爛之極,歸于平淡”,一件件翠色欲滴的青瓷,是“春風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塵”的風骨寫照。世間萬物,皆歸泥土,而青瓷藝術,也是泥土與火的藝術,就是這平凡的泥土,經過1300多度的高溫把它凝固成永恒,把歲月的滄桑、生命的靈魂、夢想的張力統統化為美的韻律展現出來,由柔軟的泥變成堅硬的瓷,華麗且圓潤。如經歷了一些事的成熟女人,獨具風韻而淡定自若。藝術能給人帶來愉悅,也能升華人的生命,創作的過程,也是思想的飛躍,心情在與樸實自然的泥土接觸而變的寧靜,安詳。一件泥水交融的作品在千年不息的窯火洗禮中獲得一種升華,一種再造,一種涅槃……人就應該像青瓷一樣,優雅溫潤,內斂含蓄,在1300多度的高溫中浴火重生,任時光的洗滌而翠色依舊……
大師榮譽:
1996,1997年被麗水市市委組織部授予麗水地區科學青年四等獎
1998年被麗水市市委組織部授予麗水地區科學青年三等獎
2008年被浙江省工商局授予改革開放30周年
十佳浙商女杰
2003年被浙江省婦聯授予浙江省巾幗創業帶頭人
2004年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鄉村青年民間工藝能手
2007年被中國收藏家協會授予中國收藏家喜愛的陶瓷藝術精英
2008年被麗水市婦聯授予麗水市創業創新魅力女性
2009年被麗水市政府授予麗水市工藝美術大師
2010年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
2013年被評為浙江省勞模
2013年被省委組織部、人事廳等授予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才
2016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代表作品:
《海洋天空》拉坯圓罐
《荷韻》罐
《蓮池》哥窯圓器
《漣漪》哥窯新荷葉盤
《梅池》半圓器
《一面湖水》哥窯扁圓器
《一片凈水》旋紋半圓器
《弟窯新荷葉罐》
《哥窯劃蓮花新荷葉罐》
《孔子》
《青瓷魂》
《北風吹》飛碟瓶
榮譽證書:
媒體報道:
梅紅玲大師從藝多年,被多類報紙雜志報道:
《中國網》
《龍泉新聞網》